在中国白酒的大家族,种类远远超出我们所知道的,如若喝一遍所有的白酒,也算是厉害的高手了。
同是白酒,度数、香型、产地不同不说,口感上也如中国饮食一样“一味一格,百菜百味”,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饮一食,总是透出劳动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理解。
中国地大物博,南北东西的地理环境也迥然不同,而酿造白酒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也造就了其风格的丰富多样性,从香型中我们能分辨其独有的个性和酿造的特点,可谓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。
从一个大的范围上说,中国白酒作为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存在,其实有很多在工艺上的规律,或者说相似。
中国白酒是用粮食谷物作为原料,包括高粱、玉米、小麦、糯米、稻米等等,这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酒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,我们常说酒是粮食精,就可以想象白酒是粮食酿的,在人们心中已经是一种常识而存在。
用粮食来酿酒,要么是直接拿来发酵,要么是用来制作酒曲,和原料一起进入酿造。之后就不会再加入任何其他的物质。要知道,纯粮食酒在老百姓的心中,是品质的背书,是质量的保证,纯粮食就意味着中国白酒在酿造中,加入其他东西的可能性极少。
因此,中国白酒的风味基本都来自粮食,粮食赋予了一款白酒的粮食香、酒曲香,酒曲用粮食制作,也是中国人的智慧体现。
其次,不同于洋酒用橡木桶存酒的方式,中国白酒在酿造时使用的容器基本上都是陶、瓷、泥窖、缸等等,不论是用作发酵还是陈酿,这些不起眼的“瓶瓶罐罐”或许你看不上眼,但也是运用自然的一种妙招,让微生物获得好的生长,并参与到工艺中,微生物的世界,就在这些容器中,悄悄的帮助人们酿酒。
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,中国白酒在酿造的时候,大多不是封闭式的空间和环境,而想是一个“工地”一样,又是铲,又是铺,又是晾,又是摊,一会儿堆在一起,一会儿又分散开来,去过白酒生产车间的朋友一定知道,与我们的想象差距很大。
殊不知,开放式生产,也是中国传统白酒酿造的另一个“秘诀”,与国外的人工接种菌种不一样,中国白酒的菌种大多是自然接种(自然优选),那就需要一个与外界接触的环境,而不是封闭的。
此外,国外许多酒是单一的菌种群,而中国白酒则是多菌种(霉菌、酵母、细菌)齐心协力,各司其职。
在发酵的方式上,中国白酒大致分为固态、液态、固液态三种。我们以固态来说,这也是很多中国白酒采用的方式,也区别于国外酒的。
固态发酵,粮食不用磨碎(或磨碎率保持在低水平),在这个过程中,水、颗粒、空气三者之间混合在一起,溶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在一起,空间被阻隔成无数的小个体,也被称为位阻效应,这样就给微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场所和环境,发酵的过程就会发生更为复杂的变化。这和国外的酒要求纯净、纯粹口感完全不同,国外的酒要求的是极致,而中国白酒更海纳百川,风味物质更多。
伴随固态发酵的就是固态蒸馏,工艺上的相辅相成使得中国白酒在工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,提炼酒精,蒸馏是将发酵所产生的丰富多样的物质提取出来,保证浓度和含量成分。
所以在工艺上,中国白酒这些相同之处,因工具、方法、地理环境、用料的不同,产生出各种味道的白酒,千变万化而各有千秋,并在工艺上不断进步和演化后,产生更多可能性,在世界高度酒中自成一派,独树一帜。